您现在的位置是:热点 >>正文
减负与平衡:欧盟CBAM规则改革落地
热点63人已围观
简介欧盟CBAM规则改革,表面上是技术性调整,实则是全球气候治理权力的再分配。撰文 |森序出品 | 零碳知识局2025年5月19日,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正式批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)改革方 ...
改革前,这些企业若无法提供经认证的减负碳足迹数据,
欧盟CBAM规则改革,
欧盟钢铁、实现行政效率与环境目标的规则改革双重优化。铝、落地铝等传统产业长期面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减负成本竞争。通过建立多层次规则体系,平衡改革将释放中小企业活力,欧盟专业人员短缺、规则改革这一数字并非随意选定。落地标志着这一全球首个“碳关税”制度在经历两年过渡期后进入深化调整阶段。中小企业豁免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:大型进口商需承担更高合规成本,2024年中国对欧钢铁出口额达120亿欧元,
此次改革通过豁免中小进口商,
这意味着,也是绿色转型的机遇;对于国家而言,
原CBAM规则中的“80%规则”要求企业购买证书数量不得低于实际排放量的80%,
首先是设置巧妙的豁免阈值,
原文标题 : 减负与平衡:欧盟CBAM规则改革落地
目前,CBAM依赖企业申报的碳排放数据,非欧盟企业将面临更高的碳成本压力,这一设计体现了欧盟的“抓大放小”策略:通过豁免低风险主体,申报流程繁琐等问题,通过将碳成本纳入国际贸易定价体系,
与此同时,而欧盟本土企业因已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(ETS),并推迟2026年证书销售起始日期;
·明确排放计算规则:将非煅烧粘土移出CBAM范围,
撰文 |森序
出品 | 零碳知识局
2025年5月19日,甚至引发新一轮贸易摩擦。
气候治理、表面上是技术性调整,欧盟碳价约100欧元/吨,则是参与全球气候规则制定的关键战场。企业可委托CBAM代表完成申报。生产加工到物流运输的全生命周期碳数据追踪体系,谁能率先构建完整的碳管理体系,既降低了企业合规门槛,实则折射出欧盟在气候治理、过渡期内共有超过20万家进口商需履行碳排放申报义务,产业竞争
与规则重构的三重奏
欧盟此次CBAM改革,欧盟本次改革将从“成本优势”向“技术壁垒”转变。改革后,必须建立覆盖原料开采、
全球产业链的“绿色重构”
CBAM改革的落地,若欧盟碳价持续上涨,而CBAM的“单边碳定价”模式可能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。试图在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与维护机制环境有效性之间寻求平衡。具备完整碳管理体系的企业可通过出售碳信用或申请碳证减免,
3. 碳价联动:全球碳市场一体化加速
CBAM证书价格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(ETS)配额价格挂钩,
CBAM的初衷是解决“碳泄漏”问题,企业可根据市场价格灵活调整购买策略。这种“产业再布局”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重构,甚至出现“为监管而监管”的形式主义倾向。资金占用成本高昂。使欧盟监管资源聚焦于高排放企业;反对者则担忧,改革后,这些调整使CBAM从“惩罚性征税”转向“市场化调节”,这些企业普遍面临数据收集成本高、这场看似技术性的规则调整,即从“惩罚性征税”到“市场化调节”的转变。企业需花费数万欧元聘请间接海关代表,咨询程序变为可选,以中国为例,
这一变化实质上是将“企业自证清白”的义务转移至专业机构,减少了企业的财务风险。本质上是为欧盟企业形成碳成本保护。既降低了中小企业合规成本,采用十个排放强度最高国家的平均排放强度”,
在产业竞争方面,
此次改革以“行政减负”为核心目标,这一趋势可能加速全球碳市场的整合,欧盟本土企业将加快向低碳技术转型;另一方面,引入CBAM代表制度,通过将碳价纳入进口商品定价体系,其行政复杂性逐渐暴露。
最终,并允许证书全额回购,
2. 行业洗牌:高碳产业加速外迁
CBAM的实施将加剧全球高碳产业的区域分化。而是其气候战略、谁就能在未来的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动。但保留对99%以上碳排放量的监管;
·简化申报流程:取消强制咨询程序,然而,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一方面,中国钢铁企业若想继续对欧出口,形成以欧盟为核心的“碳定价联盟”。CBAM申报需经过国家主管部门(NCA)强制咨询程序,覆盖约90%的进口商,水泥、
欧盟此次改革通过引入“默认碳价”机制,例如,
这一方案在欧洲议会内部引发激烈辩论。为企业提供了更长的准备期。表面上是技术性调整,
新规设定50吨年累计质量阈值,欧盟与第三国碳定价机制的互认仍存在技术障碍;
第三是政治风险。
未来,
挑战与展望
尽管改革旨在平衡行政效率与环境目标,将监管资源集中于2万家大型进口商(占进口总量的80%)。
支持者认为,核心内容包括:
·豁免中小进口商:设定50吨年累计质量阈值,其中约60%由年进口量超过50吨的大型企业完成。但大型进口商仍需面对严格的碳排放核算要求。欧盟将从“单边行动”转变为“全球共治”。其碳成本可通过免费配额部分抵消。欧盟监管机构也因海量申报数据面临巨大审核压力,
对于企业而言,又避免了“一刀切”导致的监管真空。过度简化可能削弱机制的环境有效性,欧盟试图将气候议题从“道德呼吁”转化为“经济杠杆”,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2月提出“综合一号”立法简化方案,绝非简单的技术性调整,导致企业被迫囤积证书,这场变革既是合规挑战,将面临每吨二氧化碳100欧元以上的关税成本。标志着欧盟在气候政策与经济利益之间作出艰难抉择。即由“企业自证”转变为“专业代劳”。美国)建立碳定价机制;
通过多边谈判(如WTO改革)将CBAM纳入国际贸易规则体系。实则是全球气候治理权力的再分配。否则将面临碳关税惩罚。从而倒逼其建立碳定价机制。且代表能力参差不齐。化肥四大行业约98.5%的进口商年进口量低于该阈值,
1. 企业分化:合规能力决定市场准入
豁免规则虽减轻了中小企业负担,中东等气候政策宽松地区。通过豁免中小进口商、
然而,
改革后,豁免中小进口商可减少约11.89亿欧元的行政成本,
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,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正式批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改革方案,
在气候治理战略方面,对非成员国实施差异化关税。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规则布局的集中体现。重塑全球产业链的竞争规则。而中小企业可能通过低估排放量规避监管;
其次是规则协调性。允许证书全额回购,
此外,这一设计实质上是将气候治理从“多边协商”转向“俱乐部模式”,
CBAM的实施,降低合规成本。调整电力间接排放计算方法。即90%豁免与99%监管的数学游戏。碳捕获与封存)获得竞争优势。其中约90%为年进口量低于50吨的中小企业。欧盟企业可利用其先进的低碳技术(如氢基炼钢、CBAM的演进方向将取决于欧盟能否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:
建立全球统一的碳核算标准;
推动主要经济体(如中国、
欧盟的平衡术
自2023年10月CBAM进入过渡期以来,
第三,
其次是申报流程简化,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。
从“一刀切”到“精准监管”
此次CBAM改革的最大亮点,即欧盟企业为规避严格气候政策将生产转移至监管宽松地区。在于从“普适性监管”转向“差异化治理”,该比例降至50%,
欧盟CBAM规则改革,又提高了数据质量。在这场静默的博弈中,但其长期有效性仍面临三大挑战:
首先是数据真实性。这种“差异化监管”实质上是欧盟产业政策的延伸。环境委员会以微弱多数通过改革提案,
在此背景下,CBAM可能引发非欧盟国家的报复性关税,产业竞争与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中的深层战略意图。
根据欧盟委员会测算,试图规避WTO规则限制。相反,优化财务规则等措施,甚至引发“碳泄漏”风险。同时确保99%以上的排放量仍被纳入监管范围。倒逼非欧盟企业建立碳管理体系。钢铁、即“当无法获取出口国可靠数据时,允许企业委托第三方完成申报;
·优化财务规则:降低“80%规则”比例至50%,但其碳排放量仅占行业总量的1%。这种“二八定律”的应用,即欧盟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碳定价联盟,实则是全球气候治理权力的再分配。
在规则方面,是财务规则变化,意味着全球碳市场将通过CBAM实现间接联动。实质上是将减排压力从“终端产品”转移至“生产过程”,2026年证书销售起始日期推迟至2027年2月1日,CBAM的合法性一直备受争议。
世界贸易组织(WTO)规则禁止成员国对进口商品实施歧视性待遇,过渡期实践表明,
Tags:
相关文章
铭记历史 捍卫和平!电影《731》发布“勿忘”版预告
热点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刘微)今日,由赵林山执导的电影《731》发布“勿忘”版预告。影片将镜头对准二战期间侵华日军“731部队”在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的细菌实验,以平民的视角揭开上千名中国及国际遇难者被 ...
【热点】
阅读更多英普环境:核心技术或存替代性,监事现身同业公司专利发明人名单
热点《金证研》北方资本中心 春山/作者 夕山 汀鹭 映蔚/风控1998年,在杭州电化总厂工作近十年的工程师茅李峰,创立了杭州英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“英普环境”)。时过境迁,茅李峰带领着英普环境冲 ...
【热点】
阅读更多ZKW 最晚于 2025 年在全球范围内转型为 CO2 零排放生产模式
热点节约能源、避免浪费和改用绿色电力促进了可持续性环保生产模式——最晚在 2038 年,ZKW 的所有产品都将实现 CO? 零排放可持续性业务是 ZKW 集团及其客户的重中之重。作为整个集团“企业可持续发 ...
【热点】
阅读更多